育种:下种应在寒露前5~10天,及早播种可使种根发苗多,生长茁壮,对提高产量和质量关系很大。栽种时严格挑选大小均匀的鳞茎,边作畦边下种,畦宽普通是120~220厘米,应注意适当密植,达到增产要求。行距13厘米,株距2厘米,行株之间略呈方形,使其通风和日照充足,减少植株倒伏和折断。下种的深度13~17厘米,这样可使产品结实两瓣紧合。每667平方米可产600~750千克,除留种繁殖的种茎300~450千克外,可分出栽培商品用的鳞茎300千克。

商品贝母的栽培:一般在寒露前后下种完毕(是寒露前),畦内宽度与育种同,种茎栽种要浅,切忌太深,恰与育种茎相反,栽种深度以5~6.5厘米为宜,过深鳞茎不易生长肥大,浅种可使种茎舒展,两瓣容易分开。鳞片大,产量高,这是提高贝母产量的关键之一。由于浅种容易受冻,畦面必须铺盖厩肥或稻草,排除渍水,做好防冻工作。株行距可根据种茎大小决定,种大稍稀,种小稍密。种茎须分别大小下种,以免在同一块地上,植株大小不一,管理不便。每667平方米可产鲜贝母600~900千克,加工后可得干贝母200~300千克。

商品贝母:如前作物是芋头(由于芋头田多施厩肥,土壤疏松肥沃),可不再施用厩肥,只在立冬前后每667平方米施棉子饼75~100千克,作基肥即可。追肥计3次,第1次立春前后苗高3~6厘米时,每667平方米施硫酸铵5千克,第2次在惊蛰前后结合中耕除草,施用硫酸铵7.5千克;第3次清明前后摘花后,施用硫酸铵7.5千克。追肥必须根据贝母鲜个大小,适时、适量的多次薄施,以减少流失,增加肥效。

摘花:一般在春分后进行,当开始抽梢开花时,为了促鳞茎生长,避免养分损耗,应及时摘去花蕾,但不能过早或过迟,以植株顶部还有2~3朵花蕾含苞未放时采摘为宜。摘花宜在晴天进行,以免雨水从断口侵入,引起植株的腐烂和发生病害。育种的贝母只摘花,不去花梢。商品贝母,先摘花,后摘去梢部6~10厘米,但不可摘去阔叶,否则会影响鳞茎生长。
http://www.fsstyc16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