栀子的生长温度为16℃-18℃。温度过低和太阳直射都对其生长极为不利,故夏季宜将栀子放在通风良好、空气湿度大又透光的疏林或阴棚下养护。冬季放在见阳光、温度又不低于0℃的环境,让其休眠,温度过高会影响来年开花。
栀子喜空气湿润,生长期要适量增加浇水。通常盆土发白即可浇水,一次浇透。夏季燥热,每天须向叶面喷雾2次-3次,以增加空气湿度,帮助植株降温。
但花现蕾后,浇水不宜过多,以免造成落蕾。冬季浇水以偏干为好,防止水大烂根。

栀子的种子要怎样播种?
栀子的种子播种方法:栀子用种子繁殖的繁殖系数高,苗木数量大,成株后生长势强,是生产上主要的繁殖方法。春、秋二季均可播种,以春播为好。春播在2月下旬至3月初,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。播前先把苗床整好,并泼施人粪尿(667米2用1500~2000千克)作基肥,整细整平即可播种,按行距20~25厘米,开深2厘米的浅沟,再将种子均匀地撒于沟内,覆盖火灰或细土,厚约1~2厘米。
稍后盖草保湿,用种量2~3千克,出苗期间应浇水,保持苗床湿润,半个月后出苗,出苗后要注意间苗,保持株距5~8厘米,把间下的苗可移栽于另外苗床,苗期注意搭棚遮荫、除草、追肥,育苗一年,苗高过35厘米以上便可定植。

栀子种子的形态是怎样的?
栀子的种子形态:肉质果卵形或长椭圆形,有翅状棱5~9条。顶部有增长的宿萼檐。
成熟时,内有多数种子。种子近圆形,扁,橙,种皮硬革质,表面具有蜂巢状网纹;种脐位于种子边缘上,为一条橙的线,种孔位于种脐的一端,为一条线状小沟。胚乳角质。千粒重6.7克。

黄栀,又称:栀子、黄栀子、山栀子、客家人叫做黄果。灌木,高0.3~3米;嫩枝常被短毛,枝圆柱形,灰色。 叶对生,革质,稀为纸质,少为3枚轮生,叶形多样,通常为长圆状披针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3-25厘米,宽1.5-8厘米,顶端渐尖、骤然长渐尖或短尖而钝,基部楔形或短尖,两面常,上面亮绿,下面色较暗;生长于海拔10~1 500米处的旷野、丘陵、山谷、山坡、溪边的灌丛或林中,产于中国长江流域以南,果实味苦寒,用于、泻火、凉血;含有素,可提炼天然色素,用作食品添加剂。
http://www.fsstyc168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