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合是用种子种还是用根种?
百合的繁殖主要是用鳞茎片和小鳞茎。
(1)鳞片繁殖:即用鳞片扦插,产生子鳞茎球,先选择茎块大,颜色正,完好无病虫害的百合作种。先用竹刀切去鳞茎基部,使鳞片分开,于9—10月间栽植在向阳的砂质土壤的苗床里,开沟深10厘米,按30厘米宽的行距,35厘米远的株距,将鳞片埋植于沟内,上覆4厘米厚的土,埋后稍压。翌年春将鳞片取出,作为繁殖鳞片,再行栽植。栽植时鳞片凹形可朝下,否则不易出苗。
(2)鳞茎繁殖:也叫分球繁殖,即是将百合老鳞茎上生出的小鳞球分开进行繁殖。在9—10月份收获百合时将母球旁之小鳞茎分离采收保存,作为繁殖培育茎,与湿沙混合贮藏,待翌年四月中旬取出种植,栽植时深10—15厘米,20—25天即可发芽出土,较大的球茎当年可开花,小的培养2—3年开花。也有无土育苗的,即将取下的小鳞茎放在温室的木箱内,以温度18℃—20℃为宜,这样经3—4 个月即可长出小百合苗,次年3—4 月可栽植。
(3)珠芽繁殖:卷丹、等百合,在叶腋生有小珠芽,可在花凋谢后,珠芽未脱落前,收取珠芽植于圃地,一年后即可形成小鳞茎,长出叶芽,2—3年后即可开花。播种繁殖亦可,但因种子发芽培植出的株苗生长缓慢,非大面积繁殖多不采用

百合种子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两种类型,子叶出土的播种后10~30天子叶出土,如百合、王百合、闽台百合等,而湖北百合需30天以上才能发芽。子叶出土类百合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好,覆土厚度为1~2厘米,部分品种培养6个月后即可开花,王百合需14个月才能开花。子叶留土的种类在温暖地区以秋播为宜,入冬前抽出胚根,第2年春季第1片真叶出土,3~4年后才能开花。子叶留土的种子在土中形成越冬小鳞茎,到第2年春天才由小鳞茎内长出第1片地上部的真叶,如毛百合、青岛百合、东北百合、药百合等,这类种子应采收后当年秋季播种。如果幼苗移栽,应在子叶刚出土表至子叶伸直时进行。一般认为,20℃恒温是百合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。20℃恒温时,野生细叶百合种子在避光下萌发率,为90%左右。光照对细叶百合种子的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,萌发率比避光有所降低,大约降低10%左右。

播种法繁殖:播种属有性繁殖,主要在育种上应用。方法是:秋季采收种子,贮藏到翌年春天播种。播后约20-30天发芽。幼苗期要适当遮阳。入秋时,地下部分已形成小鳞茎,即可挖出分栽。播种实生苗因种类的不同,有的3年开花,也有的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。因此,此法家庭不宜采用。

百合花种子怎么种?先在花盆底部放入几块石子,再填充泥土,将花盆填至80%即可。百合大多数品种性喜凉爽,因此可以选择富含腐殖质的砂土,一来可以为百合提供肥料,二来排水性能良好的泥土更能促进百合健康的生长。
http://www.fsstyc168.com